《朝花夕拾》中的第三章《二十四孝图》反应了鲁迅怎样的性格特点?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中着重分析了哪些故事...
1、《孝感动天 》,人物:虞舜;性格特点:以德报怨、勤劳智慧、有恒心。
2、《戏彩娱亲》,人物:老莱子;性格特点:幼稚可笑、缺乏自尊。
3、《鹿乳奉亲》,人物:郯子;性格特点:无知、认真、努力。
4、《百里负米 》,人物:仲由;性格特点:重感情、有毅力、直率勇敢。
5、《啮指痛心》,人物:曾参;性格特点:心灵感应,感同身受。
6、《芦衣顺母》,人物:闵损;性格特点: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委曲求全。
7、《亲尝汤药》,人物:刘恒;性格特点:亲历亲为、细心周到。
8、《忠孝双全》,人物:沈云英;性格特点:巾帼英雄、聪明好学、大义凛然。
9、《埋儿奉母》,人物:郭巨;性格特点:愚昧迷信、自以为是、轻视生命。
10、《卖身葬父》,人物:董永;性格特点:讲信用、善良、无能。
11、《望云思亲》,人物:狄仁杰;性格特点:勤奋好学、清廉勤政、体谅他人。
12、《上书救父》,人物:缇萦;性格特点:不畏权贵、勇敢坚强、不辞劳苦。
13、《怀橘遗亲 》,人物:陆绩;性格特点:聪明机智,口才好、早熟懂事。
14、《笼负母归》,人物:鲍出;性格特点:勇猛无敌、见义勇为、不辞劳苦。
15、《兄弟争孝》,人物:吴氏四兄弟;性格特点:勤奋节俭、感恩图报、兄弟齐心。
16、《闻雷泣墓》,人物:王裒;性格特点:体贴入微、念旧情。
17、《哭竹生笋》,人物:孟宗;性格特点:无知、脆弱。
18、《卧冰求鲤》,人物:王祥;性格特点:无知、认死理、不怕苦。
19、《扼虎救父》,人物:杨香;性格特点:勇敢、自信、坚强。
20、《恣蚊饱血》,人物:吴猛;性格特点:早熟、无知、单纯。
21、《尝粪忧心》,人物:庾黔娄;性格特点:清廉、多虑,重视亲情。
22、《劝姑孝祖》,人物:刘兰姐;性格特点:早熟懂事、深明大义。
23、《弃官寻母》,人物:潘岳;性格特点:轻视个人前途,重视家庭亲情。
24、《涤亲溺器》,人物:黄庭坚;性格特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丢人。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他们也许并非看重形式,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界还有“孝”之一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于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它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
扩展资料: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几乎都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它永恒的价值,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我们读《二十四孝故事》,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 (鲁迅《朝花夕拾》中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古代宣扬孝道的读物)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
1、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2、"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的印本都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新《二十四孝图》,乃陈少梅先生41岁时盛年之杰作,其题材不多见,笔墨工雅,设色清丽,非同寻常,故堪称国之重宝。
另有,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扩展资料
作品主题
此文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其实,《二十四孝图》中那些孝子们的故事,原本该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们给它披绫挂彩,涂脂抹粉,将感人的真实涂抹成了让人反感的矫情。鲁迅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孝是应该的,迂腐是愚蠢的,盲从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对于当下的国人,孝道该如何提倡,仍然是非常值得思索和探讨的问题。那些煞费苦心“修饰”出来的完美的、让人们去膜拜敬仰的神像,是不能打动人心的。真正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感动的,永远是那些平凡的英雄,那些有过懦弱、有过自私、有过犹豫,然而最后选择了勇敢、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定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鲁迅《朝花夕拾》中作品)
不是问的人物特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