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第3章 二十四孝图 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性格!!!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作者&来源:秦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10-19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

1、《孝感动天 》,人物:虞舜;性格特点:以德报怨、勤劳智慧、有恒心。
2、《戏彩娱亲》,人物:老莱子;性格特点:幼稚可笑、缺乏自尊。
3、《鹿乳奉亲》,人物:郯子;性格特点:无知、认真、努力。
4、《百里负米 》,人物:仲由;性格特点:重感情、有毅力、直率勇敢。
5、《啮指痛心》,人物:曾参;性格特点:心灵感应,感同身受。
6、《芦衣顺母》,人物:闵损;性格特点:逆来顺受、以德报怨、委曲求全。
7、《亲尝汤药》,人物:刘恒;性格特点:亲历亲为、细心周到。
8、《忠孝双全》,人物:沈云英;性格特点:巾帼英雄、聪明好学、大义凛然。
9、《埋儿奉母》,人物:郭巨;性格特点:愚昧迷信、自以为是、轻视生命。
10、《卖身葬父》,人物:董永;性格特点:讲信用、善良、无能。
11、《望云思亲》,人物:狄仁杰;性格特点:勤奋好学、清廉勤政、体谅他人。
12、《上书救父》,人物:缇萦;性格特点:不畏权贵、勇敢坚强、不辞劳苦。
13、《怀橘遗亲 》,人物:陆绩;性格特点:聪明机智,口才好、早熟懂事。
14、《笼负母归》,人物:鲍出;性格特点:勇猛无敌、见义勇为、不辞劳苦。
15、《兄弟争孝》,人物:吴氏四兄弟;性格特点:勤奋节俭、感恩图报、兄弟齐心。
16、《闻雷泣墓》,人物:王裒;性格特点:体贴入微、念旧情。
17、《哭竹生笋》,人物:孟宗;性格特点:无知、脆弱。
18、《卧冰求鲤》,人物:王祥;性格特点:无知、认死理、不怕苦。
19、《扼虎救父》,人物:杨香;性格特点:勇敢、自信、坚强。
20、《恣蚊饱血》,人物:吴猛;性格特点:早熟、无知、单纯。
21、《尝粪忧心》,人物:庾黔娄;性格特点:清廉、多虑,重视亲情。
22、《劝姑孝祖》,人物:刘兰姐;性格特点:早熟懂事、深明大义。
23、《弃官寻母》,人物:潘岳;性格特点:轻视个人前途,重视家庭亲情。
24、《涤亲溺器》,人物:黄庭坚;性格特点:不怕脏、不怕累、不怕丢人。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他们也许并非看重形式,让后人件件照办,而是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人世界还有“孝”之一字!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由于“孝道”源于原始的氏族社会,发展于和强化于封建社会,因而它必然带有它的历史局限性。

扩展资料: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鲁迅先生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可怜。
在《二十四孝故事》中,几乎都具有这种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它永恒的价值,这就是《二十四孝故事》的核心与精华所在。我们读《二十四孝故事》,当以同情之心去了解古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 (鲁迅《朝花夕拾》中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古代宣扬孝道的读物)

朝花夕拾10个人物形象:“二十四孝图”之郭巨埋儿

主要内容:《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

主要人物:

1、汉文帝刘恒(前202一前157),汉高祖第三子。高祖十一年(前196)立为代王,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非亲口尝过,然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义,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口增加,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后世史学家誉为“文景之治”。

2、曾参(约前505一前436),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里穷,他常入山打柴。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怎么办好,看曾参还没有回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于是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扩展资料:

鲁迅《二十四孝图》好句赏析:

1、“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赏析:作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描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义愤填膺. 写出自己的感情基调,从而引出下文。

2、“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

赏析:作者用些许调侃及戏谑的语气,鲜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虚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属实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黑白不分。

3、“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

赏析:作者通过举出例子,描绘出小时候在私塾之外自在的阅读,从而反面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及他们对儿童的毒害,但作者对于雷公电母天马行空等的描述,无一不包含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孝图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所评点的《二十四孝》,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孝感动天
二、戏彩娱亲
三、鹿乳奉亲
四、百里负米
五、啮指痛心
六、芦衣顺母
七、亲尝汤药
八、拾葚异器
九、埋儿奉母
十、卖身葬父
十一、刻木事亲
十二、涌泉跃鲤
十三、怀橘遗亲
十四、扇枕温衾
十五、行佣供母
十六、闻雷泣墓
十七、哭竹生笋
十八、卧冰求鲤
十九、扼虎救父
二十、恣蚊饱血
二十一、尝粪忧心
二十二、乳姑不怠
二十三、弃官寻母
二十四、涤亲溺器
人物性格特点,在封建体制下的道德模范
如“孝感动天”的主角虞舜,在父母偏执溺爱自己兄弟的状况下,仍然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确实是个时代的楷模啊。但那是在封建时代不自由、不自主、不自在的无奈伤神、曲己求全的性格压抑;如果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状况下,老有所养、少有所怀,每个孝子都会是劳模。

  • <朝花夕拾>中第3章二十四孝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性格!!!
  • 4. 主要人物之一是汉文帝刘恒,他是汉高祖的第三子,以仁孝著称,对待母亲非常孝顺,即使在母亲生病期间也未曾懈怠。5. 另一位主要人物是曾参,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顺闻名,年轻时家境贫寒,经常上山砍柴,有一次他感受到了母亲的呼唤,立即回家探望。6. 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使用了夸张的笔调来表达自己对那些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 <朝花夕拾>中第3章 二十四孝图 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性格!!!
  • 1、汉文帝刘恒(前202一前157),汉高祖第三子。高祖十一年(前196)立为代王,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非亲口尝过,然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二十四年,重德治,兴礼义,注意发展农业...

  • 朝花夕拾第三章讽刺了什么
  • 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而“公正的裁决在阴间”,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朝花夕拾》第三章主要讽刺了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以及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对青少年的毒害。

  • 朝花夕拾第三章主要内容
  • 1、朝花夕拾第三篇(第三章)是“阿长与山海经”,本篇回忆了幼年与保姆阿长生活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阿长的敬意与怀念。阿长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她对她的乳儿充满朴素的疼爱。当时鲁迅(周树人)十分渴慕得到一本绘图的《山海经》,他的心愿家中人人知晓,但只有阿长能够急鲁迅所急,终于寻觅到了...

  • 朝花夕拾第三章主要内容
  • 《朝花夕拾》第三章“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如下:回忆保姆阿长:本篇主要回忆了作者幼年时期与保姆阿长生活的一段往事。阿长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但对她的乳儿充满了朴素的疼爱。渴慕《山海经》:当时鲁迅十分渴望得到一本绘图的《山海经》,这个心愿家中人人知晓。阿长寻书:只有阿长能够急鲁迅所...

  • 朝花夕拾第三章概括 关于朝花夕拾第三章概括
  • 1、朝花夕拾第三章是“阿长与山海经”,本篇回忆了幼年与保姆阿长生活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阿长的敬意与怀念。《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

  • 朝花夕拾第三章主要内容
  • 《朝花夕拾》第三章“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回忆保姆阿长:本篇主要回忆了作者鲁迅与保姆阿长之间的一段生活往事。阿长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但她对鲁迅充满了朴素的疼爱。渴慕《山海经》:鲁迅在幼年时期十分渴慕得到一本绘图的《山海经》,这个心愿家中人人知晓。阿长寻觅《山海经》:...

  • 朝花夕拾第三章概括
  • 1、朝花夕拾第三章是“阿长与山海经”,本篇回忆了幼年与保姆阿长生活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阿长的敬意与怀念。《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

  • 朝花夕拾第三章主要内容概括
  • 《朝花夕拾》第三章主要内容概括回忆了幼年与保姆阿长生活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阿长的敬意与怀念。《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

  • 朝花夕拾第三章概括
  • 《朝花夕拾》第三章“阿长与山海经”主要概括如下:回忆往事:本篇主要回忆了鲁迅幼年时期与保姆阿长生活的一段经历。人物描绘:阿长是鲁迅家中的保姆,她虽然出身卑微,但心地善良,对鲁迅有着深厚的感情。事件叙述:文中叙述了阿长为鲁迅买来他渴慕已久的绘图版《山海经》的故事,这一举动让鲁迅深受感动...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联系邮箱:god-loveme●163.com(把●换成@)
    Copyright© 老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