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发掘于北京石景山的龙袍干尸轰动一时,此人究竟是谁?

作者&来源:类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09-24
~

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历史,先后出土的干尸不计其数,但关于“龙袍干尸”的字眼毕竟还是少之又少,很少出现在社会的公众视野当中,而2006年于北京石景山玉泉路的施工现场所发掘出土的一具龙袍干尸,一时之间轰动全国,这具身着龙袍的僵干尸体,其真实身份究竟是历史上的何人,判断其真实身份又有什么依据呢?

这具2006年出土的龙袍干尸,是北京市唯一一具挖掘出土的干尸,而且是迄今为止对外展出的唯一一具龙袍干尸(2009年)。具体来说,2006年这具龙袍干尸被出土的时候,因为封锁消息的缘故,当时并没有引起巨大轰动。引起巨大轰动的时间是在2009年的八月,当北京市首次对外展出这具龙袍干尸的时候,因为干尸身份的神秘性和一身龙袍袭身的缘由,真的是一夜之间轰动了全国。

龙袍干尸的身份:从众说纷纭到一槌定音

关于干尸的身份,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议论不断。这具龙袍干尸的身份没有确定之前,因为他身着龙袍,所以当时很多人都猜测这具干尸的身份肯定是明清历史的一位皇帝。从这具干尸的遗留发型来看,人们将他的身份锁定在了明朝,因为他的发型保持着明朝的发式,“留发不留头”的清朝,一个能够身着龙袍的人,怎么可能保持明朝发式呢。但随后对外正式公开的消息则击破了人们的种种猜测,这具身着龙袍的干尸,他的真实身份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四品文官黄拙吾。

从2006年五月出土,再到2009年八月对外展出,最后时间来到了2009年的十二月,整整三年半的时间,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终于初步推定到了这具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既不是明朝人,也不是清朝皇帝,这具身着龙袍的干尸,竟是一位清朝四品官员、身为中宪大夫的黄拙吾。

这具干尸身长1.73米,和常人不同的是,他的左脚竟然长有六个脚趾,也正是因为这一生理特性的不同,导致文史专家在确定其身份的过程中有了较快的突破。令人惊讶的是,这具干尸当初被出土的时候,他的皮肤竟然还有弹性,头发和指甲也都保存完好。从清代康熙年间到21世纪初,这之间大概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时间,这简直难以置信。


从清朝遗留的史书来看,在浩如烟雨的史料记载当中,关于这位中宪大夫黄拙吾的记载,竟然没有发现只言片语。如果这位黄拙吾真的在康熙年间颇具名声和地位的话,那么史书记载上不可能没有其人只言片语的记载,但事实证明,清朝的史书典籍当中确实没有这位老先生的记载。所以多位史学家便判断:关于黄拙吾“中宪大夫”的称谓,很有可能是清廷死后追赠的。

解密干尸的奇特之处:龙袍裹身

虽然这具干尸是四品官员,但他身上裹装的龙袍却是清代一品官服的朝服,更为奇特的是,这具干尸里面穿了一套上下两截的皇帝礼服,即古代的“上衣下裳”,之所以称之为“龙袍干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具干尸的陪葬品当中,竟然有一件龙袍。所以这就和我们开头的猜测有些符合了,龙袍显然和棺材头部记载的身份不太符合。这具干尸既不是清朝的帝王,也不是清朝的皇亲国戚、铁帽子王,何来龙袍裹身、龙袍陪葬呢?

棺材头部写着“中宪大夫”四个字,这个官阶大概相当四品官员,而根据清代官阶的要求,四品文官的官服应当绣有鸳鸯补子。但你可以看这具干尸其外裹有的官服,竟然是一品武官才配穿戴的“麒麟官服”。这位已故官员的穿戴服饰确实很不符合规矩啊,符不符合规矩?我们还要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做进一步的判断和推测,所谓的四品官员,难道就不能或者是没有资格享有麒麟补服和五爪龙袍吗?

我想这个规矩从清朝的典籍文史当中只找不出来的,黄拙吾可能在为官期间有所建树,因为生前功勋卓著,而在死后被封为“中宪大夫”,同时还有“麒麟补服”和“五爪龙袍”。至于黄拙吾于棺中保留的明朝发式,也有可能是在其死后家人将其的发辫改换成了发髻,保存明朝发式入葬。从这一点我们大概能够推测一下:这位名叫黄拙吾的官员或许是一位前朝官员,在清兵入关后,又效忠了清朝继续为官,因为官期间为官清廉且卓有建树,所以得到了帝王的垂帘和封赏。

亮郎说

文中我们也提到了:清朝的诸多文史典籍当中并没有“这位名叫黄拙吾”官员的只言片语,以上关于这位官员生前的信息基本上都是由我国当时参与此项工作的文史专家,根据遗留的证据和史料而还原出来的复原结果。

但即便目前这具干尸的身份已被确认,外界却仍然有不少人对之身份进行了各种猜测,将年代锁定在康熙年间,有人推测这具龙袍干尸是被康熙皇帝二次废除掉的太子胤礽;也有不少人说这具龙袍干尸是明帝的后人,在明朝灭亡之际,仍然有很多皇室朱氏子孙遗留民间;还有人说是多尔衮的尸体。

不管猜测如何?它也只能停留在猜测的层面,因为史料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没有办法,经得起今人的推敲,所以关于这具龙袍干尸的真实身份,或许永远都只能是一团迷雾,一团驱散不开的迷雾……



  • 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到底是谁,有怎样的根据?
  • 2006年4月,北京石景山玉泉路一个施工工地上,意外挖出了一个墓葬。施工的师傅们辨别出这个棺木不像现代的之后,立刻打电话报告给考古部门,考古学家们赶紧过来查看情况,发掘出一具干尸。经初步鉴定,这具干尸是康熙年间人,长1.73米、左脚长有六个脚趾。刚出土时皮肤还有弹性,古铜色,之后水分彻底挥发,但头发、指甲

  • 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到底是谁,有什么根据呢?
  • 虽说是一个废黜的皇帝,死后穿龙袍也说得过去,所以说很有可能是顺治皇帝!但这都只是猜测!在北京石景山地区,我国的考古专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墓穴,墓穴里有非常名贵的陪葬品!通过对这些陪葬品的分析,这个墓穴的主人很可能是在康熙年间!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墓穴里面的主人居然穿着龙袍...

  • 龙袍干尸,干尸黄黜吾真实身份是谁?
  • 尸体的衣物被剥离后,被风干为干尸,存放于石景山区宦官博物馆一间恒温恒湿的房间里。 2009年8月20日,保存完好、风干后的尸体和修复后的龙袍首次对外展出。北京、干尸、龙袍,这三个关键词引发了媒体轰动性报道,并形象地称干尸为“龙袍干尸”。这就是“龙袍干尸”称谓的由来。 扩展资料 奇特之处 干尸外套是清代一品...

  • 龙袍干尸是什么人 为什么一个不是皇帝的人能够穿着龙袍下葬
  • 龙袍干尸是黄拙吾,一个并非皇帝却穿着龙袍下葬的人。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一、龙袍干尸的身份 龙袍干尸是指在2006年5月于北京石景山一处施工工地意外挖掘发现的一具干尸。因棺木中有“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的字样,故确定墓主人名叫黄拙吾。然而,由于史料缺乏关于黄拙吾的记载,且其...

  • 在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龙袍干尸究竟是谁?
  • 在北京石景山地区,我国专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墓穴,墓穴中的陪葬品十分丰厚,而且都是一些价值不菲的珠宝文物。其中还有一些钱币,后来专家推测这具尸体大概入葬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的干尸里面是穿着龙袍的,但是干尸外面穿的补服上绣的却是麒麟的图案,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不可...

  • 龙袍干尸之谜(竟是清朝官员黄拙吾-并不是顺治皇帝)
  • 龙袍干尸之谜的答案是:这具干尸是清朝官员黄拙吾,而非顺治皇帝。以下是关于龙袍干尸之谜的详细解答:一、龙袍干尸的发现 2006年,中国考古学家在北京石景山进行考古挖掘时,意外发现了一副棺材。当棺材被打开后,一具身着龙袍的干尸展现在众人面前。这具干尸在刚出土时皮肤还具有一定的弹性,但其身份却...

  • 石景山干尸龙袍之谜的官方解释是什么?
  • 沈阳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教授赵成文最近成功复原了北京石景山“龙袍干尸”面貌,从而解开了清代男尸着龙袍、盘发髻等历史谜团。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现场意外挖掘出一具清代干尸,男尸长1.73米、左脚长有六趾。此人下葬棺椁的棺头上所载为: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由此可...

  • 不是皇帝却穿着龙袍下葬,北京出土的神秘干尸究竟是什么身份?
  • 2006年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现场意外发掘出一具干尸,干尸长1.73米、左脚有6个脚趾。干尸出土时皮肤还具有弹性,呈古铜色,出土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干尸的水分彻底挥发,但是其头发、指甲仍然保存良好,全身呈黑色。棺头上有这么几个大字“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可以初步推断干尸的朝代为...

  • 北京出土一具干尸,穿大清龙袍却留明朝发髻?
  • 清史稿记载,胤礽生于康熙十三年,于雍正二年十二月病死,死后葬于天津黄花山,和北京石景山位置不符,至于龙袍,有人认为,他毕竟是康熙抚养成人的太子,虽然是废太子,但是死后穿着龙袍下葬也未尝不可,但是留明朝发型下葬就有点解释不通了,相信在专家的努力下,有一天会真相大白,你们认为呢?

  • 龙袍干尸是什么人 为什么穿着龙袍?
  • 这个黄拙吾就是名噪一时的“龙袍干尸”,是于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一处施工工地意外挖掘发现,因棺木中书有“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时论墓主人名叫黄拙吾,但由于史料缺乏黄拙吾的记载,且由于其墓中陪葬龙袍,故而引起一时猜想,至今无法定论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干尸出土时,由于棺椁里培葬了大量康熙年...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联系邮箱:god-loveme●163.com(把●换成@)
    Copyright© 老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