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

作者&来源:度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10-28
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 【要有具体事例的~】~

居里夫人是金钱如粪土
钱钟书不肯接受中央记者采访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1嘉当
陈省身说:“嘉当是个很正统、很守规矩的人,我跟他去做工作那年是1936年,那年他69岁,除了在巴黎大学做教授,还在很小的学校教书。他这个人对于名利一点都不关心。普通人对他的工作对他不是很了解,只有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欣赏他。所以,他的名望是在去世之后才得到的,人们因为他的工作才记得他的名字。在上个世纪的数学家里,嘉当是对21世纪的数学影响最大的一位。”

2钱学森
“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1981年,当钱学森年满70岁时,他立即给张爱萍写报告,说他年纪大了,比他年轻的人也都成长起来,恳请组织上免去他国防科委副主任的职务,还推荐了3位可以接班的人。张爱萍接到报告以后找他谈话说:国防科委很快要和国防工办合并,成立国防科工委,可以不再任命你担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但是我们的国防科技事业还需要你,你不能退休。这样,钱老又在科技委干了5年,到1986年他满75岁,主动给领导打报告,请求免去他科技委副主任的职务,到1987年才批准他退下来,并被聘为科技委高级顾问。

他出任中国科协第三届主席的经历也是曲折的。记得1985年科协二届第五次全国委员会一致通过建议,由钱学森任第三届主席,他不同意,一直到闭幕那天请钱老(他是副主席)致闭幕词。闭幕词的稿写好了,送给他审阅。他表示,这个稿我原则上同意,但最后要加一段话,向大家说明我不能出任第三届主席的理由。如果你们同意加这段话,我就念这个稿子,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不念,请别人致闭幕词。科协的同志只好表示:“钱老,您念完这个稿子,可以讲一段您个人的意见,但不要正式写进这份讲稿。”于是钱老同意致闭幕词。
坚毅
安培最主要的成就是1820~1827年对电磁作用的研究 。1820年7月 ,H.C.奥斯特发表关于电流磁效应的论文后,安培报告了他的实验结果 :通电的线圈与磁铁相似 ;9月25日,他报告了两根载流导线存在相互影响,相同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吸,相反方向的平行电流彼此相斥;对两个线圈之间的吸引和排斥也作了讨论。通过一系列经典的和简单的实验,他认识到磁是由运动的电产生的。他用这一观点来说明地磁的成因和物质的磁性。他提出分子电流假说:电流从分子的一端流出,通过分子周围空间由另一端注入;非磁化的分子的电流呈均匀对称分布,对外不显示磁性;当受外界磁体或电流影响时,对称性受到破坏,显示出宏观磁性,这时分子就被磁化了。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安培的分子电流假说[1]有了实在的内容,已成为认识物质磁性的重要依据。为了进一步说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1821~1825年,安培做了关于电流相互作用的四个精巧的实验,并根据这四个实验导出两个电流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公式。1827年,安培将他的电磁现象的研究综合在《电动力学现象的数学理论》一书中 ,这是电磁学史上一部重要的经典论著,对以后电磁学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纪念安培在电学上的杰出贡献,电流的单位安培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淡泊名利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也成为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当代大学者 钱钟书 ,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 中央电视台 《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 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他的著名小说《围城》发表以后,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而且在国外反响也很大。新闻和文学界有很多人想见见他,一睹他的风采,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苏轼:“生、死、穷、达,不易其操”
吕氏春秋:“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庄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颜氏家训:“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 【要有具体事例的~】
  • 1嘉当 陈省身说:“嘉当是个很正统、很守规矩的人,我跟他去做工作那年是1936年,那年他69岁,除了在巴黎大学做教授,还在很小的学校教书。他这个人对于名利一点都不关心。普通人对他的工作对他不是很了解,只有当时最有名的数学家欣赏他。所以,他的名望是在去世之后才得到的,人们因为他的工作才记得他的名字。在上个世纪的数学家里,

  •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人淡泊名利
  • 1、庄子,宋国哲学家,生活简朴,不慕名利。他曾与惠子交往,惠子为相时,庄子到访却遭到怀疑。庄子以凤凰的故事表达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使惠子羞愧。2、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六出祁山,成就一番大业,却生活简朴,不图享受。他在《诫子书》中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 1.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和“田园诗派之鼻祖”。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但最终选择归隐田园。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后人称颂的典范,展现了他淡泊名利的气节和高尚品格。2. 于谦:明朝的贤臣和民族英雄,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

  • 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苏轼:“生、死、穷、达,不易其操”吕氏春秋:“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庄子:“...

  • 古今中外淡泊名利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 一代才子钱钟书出生在摇曳着水声桨影的江南名城无锡。钱钟书周岁“抓周”时,第一下就抓住一本书不放,伯父为他起名“钟书”。这个名字倒真地验证了钱钟书一生都嗜书如命的脾性。钱钟书有着非凡的记忆力,被人叹称为“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他看过的即使是晦涩生僻的古籍,都能准确无误地复述,有时...

  •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淡泊名利的事迹: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

  • 古代有哪些不慕名利的名人古代不慕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 1.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因不满当时官场的腐败,选择辞官归隐,田园生活成为他的理想。他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反映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淡泊名利可以让人保持独立的人格,流芳百世。2. 莱特兄弟,美国的发明家和飞行员,他们发明了飞机并首次实现飞行。尽管名声显赫,...

  • 名人对待名利的故事有哪些?
  • 1、莱特兄弟 1903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 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

  •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人淡泊名利
  • 1、庄子。庄子是楚庄王后裔,后因战乱迁至宋国。 他生活困顿,却鄙弃权势名利,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庄子和惠子是多年的好朋友。那一年,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对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啊!”惠子信以为,派人在国中搜寻了三天三夜,欲阻止庄子前来...

  •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
  • ’”(《史记·庄子列传》)他视相位如“腐鼠”,宁可“快吾志”,而不愿“为有国者所羁”,表现出他的淡泊名利。这种淡泊的心境,使他放荡不羁、蔑视礼法和权贵以及与统治者不合作。相反,那种对名利追求的人最终“以身殉利”,成为“小人”(《庄子·骈拇》)。对名利淡泊的庄子,追求的是一种...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联系邮箱:god-loveme●163.com(把●换成@)
    Copyright© 老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