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熟悉的一个人150字运用环境、动作、语言描写 一段话,描写一个人,要求有语言、动作、神态,字数150个字
1、一头乌黑发亮的短发,一双总是带着笑意的富有神采的眼睛,镶嵌在圆圆的大脸盘上。别说,还甚是好看!笑起来时,他那洪亮、雄厚的“男高音”极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等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他的笑声吸引过去时,呦~你瞧,他的两只大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嘴巴咧开露出两排整齐的洁白牙齿,憨憨的。他身体胖嘟嘟的,走起路来活像一只企鹅,一摇一摆,好不快活。
2、他,额头很宽,一张四四方方的脸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对孤零零的快眯成缝的眼睛。只有鼻子高过平坦的地平线,鼻子下面的一字胡,已经宽到把上嘴唇遮盖住,只能隐约看到嘴唇。
3、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脚,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
4、扫开一块儿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5、天啊,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跳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窜进洗手间,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下,飞快冲出屋子。
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片段一:爷爷虽然年纪一大把,但他的性格豪爽、风趣。课外时间,爷爷常常讲故事给大家听。一天下午,爷爷给大家讲“饿汉吃饼”的故事,他又是打手势,又是耐花腔,逗得同学笑声不止。讲到最后,他学着饿汉的声调懊悔地说:“我今天吃饱,完全是这半个饼的作用,前面吃的那6个大饼,都白白地浪费了。”他那幽默的声调,活像舞台上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爷爷告诉大家:“通过听故事,我们要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打好基础,不打好基础,后面的事情就办不好。你们说对吗?”同学们齐声回答:“对,那饿汉的言行是十分可笑的!”片段二:去年寒假,我又上小姨那儿玩,已到年底了,买米买面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小姨每天应接不暇,但她毫无怨气。我想:天这么冷,小姨怎么受得住呀!加上要带孩子,忙家务,够累的,要是我有能力,真想为她解除一些繁重的劳累,可惜……但小姨脸上总是充满了乐观和热情,顾客问什么,她都—一作答,真是百问不烦。顾客从窗口递进的钱、票,她总是反复清点,多一分钱也要退还别人,缺少什么也耐心向顾客解释。
片段三:这时,我不禁又想到了生活的强者——张海迪大姐姐。尽管她瘫痪,不能下地像正常人那样行走,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上学,但是她仍然刻苦自学。有时,身子不能动弹,她就把书放在枕头边,利用镜子的反照,继续学习。我还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他虽然下肢瘫痪,双目失明,但仍然以超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写下了一部伟大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鼓舞着全世界人们顽强地与命运斗争。我想了许多许多……
片段四:这里上车的人很多。车又开动了,刚行驶有几分钟,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男青年“旅客”,在那里挤来挤去,他前边站着一位将近70岁的老大爷,挤了两下,便把那位老大爷的钱偷走了。我刚要喊,只听我身边的那位小同学大声喊:“喂!谁的钱包掉地上了,前面那位哥哥拾到了!”这时,那个老大爷捏了捏衣袋,发现自己掉了钱包,“同志,是您拾到了我的钱包?”他恳切地问,只见那位青年脸红了,吞吞吐吐地说:“大爷,你的钱包……刚掉下,我……才拾到,准备还……还给您。”说着便将钱包交给了那位老大爷。
片段五: 吃完中午饭后,我趁叔叔午睡时,偷偷地走进厨房,轻轻地打开橱门,盘里还剩下不少牛肉,我用筷子夹起一块便往嘴里塞。“啊,又香又好吃。”我又夹了一块牛肉,突然,我想起叔叔的话,心里像15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想,完了,这下可犯傻了,要变成牛了。我变成牛以后,谁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了!还要被人骑……这可怎么办呢?想着想着,泪珠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我急忙跑到房间里,闭上眼睛,等着变成牛。过了一会儿,我忽然觉得脚有点痒,心里像拨浪鼓似的“咚咚”跳,莫非开始变了,我壮了壮胆,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蚊子在咬我呢!我这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