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分十章概括 朝花夕拾分内容简介

作者&来源:宗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10-29
~

《朝花夕拾》分十章概括及内容简介

一、整体内容简介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了十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文章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展现了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思想变化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

二、分十章概括

  1. 《狗·猫·鼠》

    • 通过对狗、猫、鼠三种动物的描写,讽刺了社会上种种虚伪、恶俗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2. 《阿长与<山海经>》

    • 记述了作者儿时与保姆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阿长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3. 《二十四孝图》

    • 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批判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 《五猖会》

    • 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经历,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摧残。
  5. 《无常》

    • 通过描述无常这个形象,勾画出了人间正义、善良的人物,讽刺了现实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慨和对美好人性的向往。
  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描述了作者童年时在百草园的自由玩耍和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展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7. 《父亲的病》

    • 叙述了父亲患病治疗的经过,揭示了庸医误人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医学的批判和对父亲深沉的爱。
  8. 《琐记》

    • 记叙了作者离开家乡去南京求学的经历,揭露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9. 《藤野先生》

    • 记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赞美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同时表达了对封建顽固派的抨击和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10. 《范爱农》

    • 追叙了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同时,也始终表现了对理想的坚持和对社会的不妥协,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和悲剧。


  • 从朝花夕拾里面随便选一篇文章写读后感,要快!15分内回答给高分_百度知 ...
  •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布满激情.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安闲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

  •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之赏析》读书笔记 100
  •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主要叙述了鲁迅童年时期的一位保姆“长妈妈”,她是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的一位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女性阶级地位的蔑视。在封建社会里,根据人的不同地位与角色的不同扮演,在同一个家庭对同一个人也有...

  • 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什么连载
  • 在结集出版之前,《朝花夕拾》曾经在《莽原》半月刊上进行连载,最初是从1926年3月25日到1926年12月31日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的,共十篇。后于1928年由作者编纂成集,分内篇和外篇。

  • 鲁迅专题和写人专题
  • 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有时如平静的港湾,有时如波涛翻滚的大海,有时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时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态,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净细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诗则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联系邮箱:god-loveme●163.com(把●换成@)
    Copyright© 老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