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徐寿辉是怎么死的呢?
徐寿辉、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韩山童哪个先被朱元璋消灭的
作者&来源:孛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09-24
如果徐寿辉没死会不会当天下大皇帝?~
不会,他不是当皇帝的材料,别问我为什么,我就跟你说一句,皇帝是不可能心存幻想的
徐寿辉,又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年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中国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元至正十七年(1357),陈友谅袭杀倪文俊。十九年,杀害天完将领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此后,一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面把军事重心放在对邻境朱元璋部的战争上。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陈友谅的篡权夺位深为不满,在战争中相继倒戈降朱,使陈友谅接连败北。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在鄱阳湖中流矢身亡。
张士诚(1321年-1367年),元末明初的义军领袖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一。东台白驹场人(后东台析出大丰县,今属大丰县大龙乡张家墩),小名九四,出身盐贩,汉族人,在元朝末年抗元起义领袖中,有“(陈)友谅最桀,(张)士诚最富”之说,死后葬于吴县斜塘。
方国珍(1319~1374),又名谷真,洋屿人,元末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生得身长面黑,力勒奔马,与兄国馨、国璋,弟国瑛、国珉,以佃农和贩私盐为生计。为元末最早的起义领袖,曾降元,后降明,明洪武二年(1369),领广西行省左丞,留居京师(今南京)。七年,病死。
韩山童(?-1351年),子韩林儿,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出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一信仰白莲教的家庭。成年后一边务农,一边传播白莲教,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主张推翻元朝统治,并结识了安徽阜阳人刘福通。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同时在河道中埋设一石人,背刻“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待石人挖出,人心浮动,韩、刘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韩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当地县令急调军队围剿。韩山童不幸被俘,随即被杀害。
徐寿辉(1320—1360),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年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徐寿辉(1320—1360),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与浠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年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1355年势力复振。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后明玉珍追尊为应天启运献武皇帝,庙号世宗。
于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
都说陈是黑心
被陈友谅命人用挟铁挝击碎其首
徐寿辉(1320—1360),一名真一,又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卖布出身。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
徐寿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三、遭遇背叛与悲惨结局 随着朝廷围剿的加剧,徐寿辉的势力开始收缩,彭莹玉等起义军领袖也相继战死。 徐寿辉对陈友谅宠信有加,但陈友谅野心勃勃,最终架空并挟持了徐寿辉。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以汇报军务为由邀徐寿辉前来叙谈,并将其杀死,死状悲惨。据《明史》记载,徐寿辉是被一种名为“铁挝”的兵器所杀。四、历史影响 徐
拥兵百万,徐寿辉的起义为何会失败?最终的下场如何但因为徐寿辉还是名义上的政权最高统帅,这批钱币便也被冠以了 “徐寿辉钱”的名号。只是于徐寿辉本人而言,自己坐拥的这金山徒有其名罢了。三、江河日下与身后之名 元至正十八年(1358),徐寿辉意图迁都龙兴(今江西南昌),但受到陈友谅阻挠,二人爆发严重冲突。次年年末,迁都之心不死的徐寿辉干脆直接带...
历史上的徐寿辉,徐辉祖,徐增寿,你能分清这三个人吗?虽最终战败,但他的忠贞精神被后世铭记。死后被追赠太师,谥号忠贞。徐增寿:时代背景:明初。身份:徐达的儿子,徐辉祖的兄弟。主要事迹:在朱棣起兵时成为内应,最终因背叛被杀。但他在朱棣称帝后得到了封爵。通过这三点,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徐寿辉、徐辉祖和徐增寿这三位历史人物的不同之处。
徐寿辉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是什么样的?徐寿辉的起义事业并未能持续壮大。随着朝廷围剿的加剧,他的势力范围开始收缩。在彭莹玉战死后,徐寿辉提拔了陈友谅为自己的左右手。然而,陈友谅却野心勃勃,最终背叛了徐寿辉。至正二十年,陈友谅以汇报军务为由邀徐寿辉前来叙谈,然后将其杀死。据《明史》记载,徐寿辉是被一种名为“铁挝”的兵器所杀,死...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怎样处置他的妻儿1360年,陈友谅攻陷鸠州,杀死徐寿辉,自称汉帝。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被朱元璋打败,欲突围进入长江流域守武昌,不料被流矢射中眼眶身亡,终年四十四岁。(陈友谅)汉帝陈友谅一共四个老婆,即杨苕华 、娄玉贞、陶氏、阇氏;太子陈善及次子陈理。在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怎么处理这一家人的呢?关于娄玉贞的...
红巾军徐寿辉被谁杀死?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农民起义领袖,中国元末大汉政权建立者。很多历史文献中也多以神化朱元璋来丑化陈友谅,这是封建王朝“成王败寇”的惯性思维使然。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乱世里 ,他的行为法则确实当时通用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
徐寿辉的结局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徐寿辉的结局告诉我们,一个政权的兴衰并非仅仅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更关键的是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在追求理想和事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处理好人际关系,避免因为内部矛盾而使团队分裂。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善于调整战略策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
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是怎么处置他的后代的?历史的更新一直很快,尤其是动荡的朝代。今天就来说说元末一代枭雄陈友谅。大家一定都很熟悉陈友谅。陈友谅是元末的英雄之一。他在农民起义军中突然崛起,最终成为一代帝王。陈友谅死后,妻儿还在。朱元璋是怎么处理的?陈友谅是开国皇帝。早年,陈友谅投靠徐守慧。后来,徐寿辉心怀不轨,建立了田文政权。当时...
陈友谅兵败后,被朱元璋俘虏的貌美阇氏结局如何?陈友谅杀了徐寿辉之后,大权虽然在握,但是军中明显出现了人心涣散的现象。再加上陈友谅这个人行事鲁莽,不听取别人的谏言,刚愎自用,所以虽然在开始与朱元璋的战争中占有优势,但是他的失败是注定的。陈友谅败给朱元璋之后,阇氏被俘。被俘之后的阇氏知道陈友谅已经死了,自己没有力量进行反抗,所以只能听从...
朱元璋真的是靠运气才打败陈友谅的吗他将皇帝徐寿辉诱骗到了他设好埋伏之地,徐寿辉被乱石敲击而死,跟随他的亲信也遭到了陈友谅的屠杀,他的这种行为导致整个军队更加离心。朱元璋又是怎么做的呢?当韩林儿被张士诚围困之时,他不仅没有借着敌人之手顺利拿下皇位,反而力排众议亲自率兵救出了韩林儿。韩林儿逝世后,他还率领百官群臣亲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