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

作者&来源:端木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10-01
~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1

  说教材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里的课文。本组课文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带领我们走进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葡萄沟、车如水、人如潮的北京。而《难忘的泼水节》则把我们带入那美丽的西双版纳,去和傣族人民、周总理共同度过那幸福,难忘的泼水节。课文中洋溢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与幸福。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人们的幸福与难忘。

  说教学目标

  由二年级教学的重点及本文的特点,确定认知目标为:认识本课12个生字。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是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由本文的内涵引出的情感目标是: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认识。重难点则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所洋溢的热情、幸福与快乐,对周总理和人民的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说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随教学过程阐述)

  要理解本文的内容并有所感悟,必须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和人民的关系有所了解,因此课前我和孩子们一起搜集有关傣族、泼水节和周总理的资料,并在课前5分钟交流。

  一、激情导入

  我先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情景,再引入:这图景就是1961年的泼水节,就让我们随着课文走进美丽的西双版纳,走进那个最幸福、最难忘的泼水节。

  字的奇妙。

  二、朗读感悟

  1、自读体会。自主读课文,想想这个泼水节为什么会如此难忘,找出描写人物表情、动作、心情的句子,去细细体会。

  2、小组合作读。在小组内读有关词句并交流体会。

  3、品读悟情。抓住重点词句:如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周总理的穿着,笑容满面的表情,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泼水的动作等,引导学生体会傣族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总理的平易近人,人们的欢乐与幸福,从而感悟出周总理与人民的心连心。

  4、入情朗读。在朗读第三自然段时,我抓住最后一句人们的欢呼“周总理来了!”引导孩子们走进情境,想象周总理就在身边,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去感受此时傣族人民的心情。或许孩子们体会到的是喜悦,是兴奋,是激动,是幸福。这时再让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而结尾的几个感叹句,我则利用范读加情感渲染导读:让我们再次细细品味这难忘的时刻,让我们沉浸在这浓浓的幸福之中吧!这样孩子们自然能放慢速度,读出陶醉的感觉。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傣族人民

  ↘↙

  心连心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

  周总理的到来,使傣族人民沸腾了,人们敲起了象脚鼓,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放着一串串喜庆的花炮,迎接周总理的到来。周总理身着傣族服装,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他同傣族人民一起敲鼓起舞,手拿银碗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了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基于此,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欢乐。

  3、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很学习方法,基于这样的一种教学理念,我把识字教学这个重点设计为自主探究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对阅读教学的处理,大纲要求,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所以对教学目标中的'两个难点的突破我是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读:如齐读、分组读、领读、对读、挑战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因为学生对泼水节并不是很熟悉,所以课前我要求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为了帮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泼水节的情趣和欢乐,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根据以上的教学思路,我把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播放一段泼水节的影片,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个什么节日吗?学生很自然地会说是泼水节。老师进一步引导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泼水节是难忘的呢?引出第二个环节

  (二)范读课文。(课件)师问: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接着说:如果自己读一遍课文你一定知道的会更多。

  (三)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然后请教同学或老师。

  2、标记自然段。

   四、认识生字

  老师先过渡: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一群生字宝宝羡慕极了,急着要跟大家交朋友呢!(老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下一个环节)

  1、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的方法。

  2、不会的提出来,同学帮他想办法记住。

  3、识字游戏:制作字卡,凤凰花的形状,认识了就奖励他。(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五、再读课文

  过渡语:认识了生字宝宝,大家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好了!(指名分段读,师生评价)

   六、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凤凰花”的图片,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两个词语。让学生知道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2、播放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指导朗读感悟。

   七、指名读二、三自然段

  提出问题: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自读第三段,划出相应的句子

  3、交流感悟:(学生先说哪句就先感悟哪句)

  句子一: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句子二: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象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国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了天空。



  • 写作文难忘泼水节
  • 地上(撒满花瓣)(一条条龙船)欢迎周总理江面天空(一串串花炮)凤凰花赛龙舟象脚鼓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 5.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怎样仿写 我喜欢的小动物是狗,是爸爸学校里看校护院的小黄。 它身上长着软绵绵的黄黄的毛,干净发亮。一对水汪汪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珍珠滚来滚去,很讨人喜欢。 起初它不认识我

  • 难忘的泼水节中的四面八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各地纷纷赶来。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仿佛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017年秋季修订版)第17课的课文。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

  •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参考
  • 11、难忘的泼水节 周恩来总理 傣族人民 四面八方 赶 撒满 鲜红 一条条 一串串 欢呼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4 第一课时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引导。 〖学习目标 1、会认凤等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重点难点 认...

  • 《难忘的泼水节》二年级语文教案
  • 4)背诵五——八自然段。(三)、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背诵课文五——八自然段。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及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四、巩固延伸 (一)、学习生字。1、指名认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2、分析记忆字形。(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分析记忆字形。泼...

  • 难忘的泼水节资料
  • 《难忘的泼水节》的相关资料如下:课文概述:《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泼水节背景:“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也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人民来说尤为特殊,因为这是他们与敬爱的周总理共同...

  •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 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在西双版纳的黎旺城,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 此教学过程用课件《难忘的泼水节》中系列图片“泼水节”及视频“傣族的泼水节”辅助完成。 (二)、指导看图。 出示大课文插图或叫学生看课本插图。 (1).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用谁和谁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句话) (2).除人物之外,...

  • 难忘的泼水节中周总理是个怎么样的人
  • 平易近人。《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周恩来总理是一个平易近人、与民同乐的领导人。他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与傣族人民一起庆祝泼水节,没有丝毫的架子和隔阂,展现了他亲民、爱民...

  • 《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 2、交流:通过查资料,你知道了泼水节的哪些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泼水节,教师补充。) 3、今天就让我们随课文一起去和傣族人民过一个“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加上“难忘的”三个字。) 二、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认读生字。 过渡语:为什么说“难忘的” 呢?请同学们边听老师读边思考,并且勾出自...

  • 难忘的泼水节语文教学反思
  • 《难忘的泼水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课课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19xx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教学本课,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

  • 二年级语文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中的“地毯”指的是什么?
  • 《难忘的泼水节》中的“地毯”指的是凤凰花的花瓣铺成的路。《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7课的课文,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联系邮箱:god-loveme●163.com(把●换成@)
    Copyright© 老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