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曾为各省大改名,各大省份的名字有多奇葩? 怎样在东方财富网上查股票的历史行情啊

作者&来源:骆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10-14
~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本来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一个有利于农民的新国度,但是事实上由于其领导者本身的愚昧,造成了背离初衷的结果。

太平天国执行国家统治时,沿袭了封建旧王朝的制度,其中对于“避讳”制度进行了“发扬”。从前古代的人们,只需要避帝王讳,到了太平天国时期,臣民要避“天帝”的名讳,因此太平天国的领袖只称“天王”,并没有“皇帝”。


“王”成了最为尊贵的封号,洪秀全本来名叫洪火秀,后来为避上帝“邪火华(“耶和华”当时的音译)”的名讳,改名“洪秀”,后来又叫“洪秀全”。从此在太平天国占领地区,姓“王”的人家,按规定要被改姓“黄”。

除了天王的名讳在避,东、西、南、北、四王的名讳也要避,最后发展到连各个省份的名字也得避王的名讳。因为“七千岁”冯云山的名字带“山”,于是山西变成了“珊西”。因为洪秀全等人不喜欢天津的人,结果把直隶改名为“罪隶”,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一、太平天国的避讳

有人说,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太早“称王”了。起义只是打下了半壁江山,还没有取得完全胜利,就开始进行政治斗争了。杨秀清野心太大,权欲太重,结果被韦昌辉杀死。石达开为杨秀清报仇,又杀了韦昌辉。结果搞得队伍四分五裂。


最后石达开带队出走,落了单,被清兵捉住活剐。让今天读史的人看完,无不掩卷叹息。农民起义为什么就不能成功?因为领导人缺乏知识。从避讳的这个问题上来看,就能看出端倪。

从前明太祖朱元璋当皇帝,自己姓朱,却并不禁止天下人民食用猪肉。因为考虑到避皇帝名讳带来的不便,于是他让自己的儿子、后人起了一堆带五行偏旁的名字。而在秦始皇之前,中国的君主都叫王,也没下令姓王的人改姓氏。但是洪秀全等人,却不懂得这个道理。

洪秀全受到西方宗教的影响,自己搞了一个非中非西的“教”出来,并且他是全盘否定中国儒道文化的。儒家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前代的帝王内心未必服气,但是也知道必须尊重黎民。因为人民为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洪秀全是不懂的,他起义的原始动机,就是通过暴动把别人打下去,把自己捧成神。太平天国的运动,没有一个真正长远的奋斗目标。只是利用了当时民生的艰难,清王朝统治的黑暗,再假借西方教会的力量,其领导层重视的只是眼前的利益。

太平天国规定,洪秀全为“天王”,其余人只称“列王”,民间姓“王”的一律改姓为“黄”。天国臣民必须避洪秀全三字讳,而各王也要求底下人避自己的名讳。“上帝”两字也得避讳,凡人名中既不能带“帝”也不能带“上”。

让人生气的是,为了避“邪火华”的名号,他还颁行诏书,把“华夏”改成了“中夏”。由于洪秀全称“万岁”,杨秀清就要称“九千岁”,萧朝贵则称“八千岁”。杨、萧二人也觉得自己的名字贵不可言。


后来萧朝贵发现:比起人名,地理名词提起的频率更高。因此光让人来避讳还远远不够,地名也得避讳。于是,他就把“贵州”改名为“桂州”。由于广西简称桂,他们又把广西改为“桂福”,加以区别。

冯云山是太平天国的“七千岁”,因为名字中带有“山”字,于是他就要求山西、山东改名为“珊西”和“珊东”。而靠近清朝统治中心的直隶省,就被他们改称为“罪隶”了。

二、太平天国“避讳”为什么这么“乱”

太平天国的避讳制度兴起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萧朝贵提议,避“天父、天兄”的名讳,“但得称王,不得称帝,天父才是帝。”后来,这成为了洪秀全维系“一家之治”的一种政治工具。

但是,它执行一开始就比较混乱。由于太平军中人,都是贫苦农民,本来加入起义军,就是因为信了“拜上帝教”平等的那一套。所以他们从内心上,是非常抵触这种尊王避讳制度的。因此,这个制度,在太平天国的辖区,也并未得到全面的推行。


后来因为内部的迅速腐化,太平天国底层人员离心。洪秀全为了维系统治者的威严,强行用军令推行避讳制度。1861年,有两个青年替天王抄写经文,写错一个字,犯了洪秀全的名讳,没有经过审判立即处死。

发展到后面,为了骂咸丰,在写咸丰二字时,要给它们加



  • 太平天国当年为何给各大省份改名,连人名也要改?
  • 首先来说说洪秀全,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君王,他为了避讳自己的名号,竟然让自己的表哥给改了名字。他的表哥原本是姓王,结果为了避讳王这个字硬是让他表哥改姓汪,结果全国上下没有一家姓王的人了。原本洪秀全在发动起义之初,还号称人人平等大家都是一家人,结果自己成为了帝王以后,就开始自己啪啪打脸了。他和东西南北翼五王,让很多人和省份都改名

  • 中国的各个省份在太平天国时期曾被改为什么名字?
  • 再比如黑龙江省得名于黑龙江,浙江省得名于钱塘江,辽宁省得名于辽河。前面说过,地名本来是人给加上去的,所以从古至今,许多地名都经历了变化。好比晚清时期,太平天国就曾经进行过一场为各省“大改名”的运动,改出来的名字一个比一个囧。在了解这场改名运动前,先说一下避讳制度。为啥要说这个呢,...

  • 太平天国为何改了那么多省名?
  • 一个城市的名称,通常蕴含着这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一个好的名称往往让人印象深刻。历经朝代更迭,历史变迁,我国很多省份的名称都经历过变化,有的名称已经被舍弃,而有的名称保留至今。太平天国在建立之后,也曾给各个省份进行过“大改名”,但他们改的名字却一个比一个奇葩,让人啼笑皆非。太平天国运动...

  • 太平天国曾给各个省份改名,哪个省份的名字最难让人接受?
  • 虽然他们起初提倡的是“人人平等”,但随着势力越来越大,领导者们的心态当然发生了改变,于是就做出了与古代领导者们一样的事情——“避讳”,给各大省份的名字来了个“大换血”。我们先说几个还比较正常的改名,太平天国里的西王叫萧朝贵,为了避讳&ldquo...

  • 在太平天国时期曾经把各个省份的名字改成了什么?
  • 把改成了“乌隆江”,把这个“黑”改成了“乌”,把“龙”改成了“龙”。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其他省份,如湖南和湖 北,都躲过了一劫,并没有被改成一个陌生的名字,哭笑不得地一挥手。一个朝代的文化高度决定了它的历史高度和命运。太平天国,这么盲目的改名,很快就灭亡了。

  • 太平天国占领长江以南后,是如何划分省份的,为何划分的省份这么...
  • 二是洪秀全等领导太平天国的人就没有几个文化水平高的人,自然起名随心,大部分省份都是谐音字,或者因为避讳某个王的名字改名,像这种改动时常发生。太平天国时期行省的划分:清朝的行政区划分是“省、府、道、县”四级,而太平天国则是将其改成了三级制,分别是省、郡、县。还将原来的十八个省份改...

  • 太平天国大改各地省名,为何后来全没保留?
  • 太平天国等级制度分明,古人虽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洪仁轩的规矩明显上了头。为了避讳,太平军攻下的许多省份被迫改名。比如山东山西两省,省名就犯了南王冯云山的忌讳,无奈将名称改为“珊东”“珊西”。早先山东意为太行山以东,突然改为“珊东”是...

  • 洪秀全曾给全国各省“改名”,一个比一个囧,看看你的家乡叫啥名_百度知...
  • 然而说起起名的水平,近代的太平天国,比起王莽,却更加的雷人。洪秀全曾给全国各省“改名”,一个比一个囧,看看你的家乡叫啥名吧!作为一场近代发生的农民起义,1950年代,太平天国的运动很快波及到了全国,而在鼎盛时期,先后发展到了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诸个省份,攻克下600多座城市...

  • 洪秀全曾给各省大改名,名字一个比一个搞笑,看看你在的地方叫啥?_百度...
  • 太平天国曾给各省“大改名”,一个比一个搞笑,看看你家乡叫啥俗话说:“行不改名,坐不更姓。”虽说名字只是1个代号而已,但这毕竟继承了祖先的传统,所以很少有人会跑去改换名姓。不过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由于皇帝很讲究,有些人不得不改名,毕竟犯了忌讳而被问罪似乎非常不值得。其实不光人名而已...

  • 太平天国行政区划中有哪些省份的数量和名称有争议?
  • 太平天国行政区划中有争议的省份数量和名称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省份数量争议:太平天国文献中提及的省份数量与干王洪仁玕提出的设想存在不一致。洪仁玕曾计划将天下划分为二十一个省,但太平天国实际记录的省份数量远超过这个数字。具体省份名称争议:江南省:作为天京省的前身,其辖区和地位在太平天国历史中具有...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联系邮箱:god-loveme●163.com(把●换成@)
    Copyright© 老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