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辉掌握百万兵权最后也以失败告终,是为什么?

作者&来源:逄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09-24
~ 元朝末年,政权更迭频繁,蒙古贵族争夺权力相互之间进行进攻。朝廷官员之间贪污腐败严重,对百姓征收很多苛捐杂税,还有官员抢占农民土地。
百姓在战乱之中生存,生活可以说是十分艰难,更加不幸的是还遇上了灾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大家也都知道历史上百姓到了这种境地,那么只有一条出路了,那就是发动起义。
一般来说,这段历史中最为著名的故事就是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故事。他们开创了明朝的历史,并且结束了政权混乱的局面,使得百姓安定下来。论功绩他们他们二人功绩的确很大,然而大家都已经遗忘了曾经掌握百万兵权的徐寿辉。
一、发动起义
此人曾经是陈友谅的上级,陈友谅能建立起强大的政权也是依靠了他的帮助。徐寿辉原先只是个商贩,但是他相貌非凡,为人十分正直。他还经常帮助别人,人们都十分敬重他。
大概是他天生有将领风范,这也为他后来领带起义准备了条件。徐寿辉对元朝政权混乱的局面早就心生不满,所以当韩山童、刘福通等人带领人民发动起义之时,徐寿辉也顺势加入了其中。
其实这群起义的人中,徐寿辉任首领,带领他们进行攻占领土。他们组建了一支军队叫做红巾军,这支军队战斗力十分强大。这只军队还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大部分人信仰弥勒佛。这支军队很快占领了黄州和蕲州,徐寿辉就在那里建立都城,国号定为“天完”,他这个国号还有压倒大元的寓意。
此后徐寿辉一路攻占了元朝的大部分江山,并且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响应。此后他手下的军队人数大量增加,从最初的几万发展到几十万,并最终扩充到百万士兵。
从军队数量就能看出当时徐寿辉是多么的得人心得天下,他每到一个地方绝不会伤害百姓,而是把他们登记到户籍上。只不过徐寿辉的队伍里始终有一个人野心勃勃,想要图谋不轨。这个人就是徐寿辉的丞相倪文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人还曾经差点为了高官厚禄而投靠元朝背叛徐寿辉,只是后来他没有得到这个所谓的高官厚禄,才放弃归降于元朝。因此随着徐寿辉势力不断壮大,他又起了别的坏心思。徐寿辉如果能早一步发现他的部下正欲对他图谋不轨,或许最后建立一个新的繁盛的国家的人就是他了。
但是倪文俊并不是真正杀死他的人,杀死他的是他的另一个部下。倪文俊本想杀死徐寿辉夺取他的政权,然而陈友谅却先他一步杀死了徐寿辉,陈友谅还假借商讨战事的名义,用铁器将徐寿辉的脑袋砸碎了。
其实陈友谅是多么不厚道的一个人,身为徐寿辉的部下,他不帮助徐寿辉攻打天下,却一心只想着坐享其成。关键他又是个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的人,实在是不能与徐寿辉相提并论。
后来自然是陈友谅掌握了徐寿辉的政权,虽然徐寿辉所有的努力都为他人做了嫁衣,然而陈友谅也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陈友谅其实并没有徐寿辉的影响力与人民的拥护,况且他带领军队并不如徐寿目光长远。说白了,他不过是个偷了别人政权的“盗贼”罢了。
公元1363年,陈友谅在鄱阳湖战败,被乱军杀死。徐寿辉建立天完国不过短短数十年,然而他对推动历史进程却起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可以说后来明朝之所以能够建立,他的功劳很大。
历史上因为战乱之中百姓生存艰难而发动起义的事情屡屡发生,而通常善待百姓得人心的那个人又能够成为领导者。如果徐寿辉没有被自己的人背叛的话,相信他也能建立一个更加清明祥和的大明朝。
虽然历史上这份荣耀已经不属于他了,但是他曾经带领人民起义,曾经做过的好事却都已经被史书记录了下来。即便到了今天我们已无从知晓此人的姓名,可是他的行为和智慧也一直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人性与智慧的光辉。

  • 朱元璋出生地
  • 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原本是沛县农民的后人,北宋末年,大金进犯中原地区,老朱家带着妻子儿女逃亡到了金陵。后因在当地难以为生又迁徙到了盱眙以耕田为生。由于生活困难后来又转至钟离东乡才定居下来。朱元璋出生那年,他前面已经有了七位兄长,分别是重一到重七,穷人家的孩子加上没有文化,取名都不容易,一般都是辈分加上数字,而且贱名好养

  • 陈姓的名人
  • 先后两次请禁洞庭湖滨私筑堤垸,与水争地。治学以薛瑄、高攀龙为宗,为政计远大。辑有《五种遗规》。乾隆三十六年卒。谥文恭。4、陈连升。陈连升(1775—1841年1月7日),又名连陲,原籍湖北鹤峰县,寄居恩施,土家族,出身行伍,久历川楚戍行之老将,爱国将领。1838年擢增城营参将,1839年被...

  • 为何说陈友谅是乱世枭雄,后面陈友谅是怎么死的?
  •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境遇,周围人对他的歧视和议论让他内心很受伤。他便下定决心要闯出一番事业来,让那些人都对他俯首称臣。他参加了徐寿辉的起义军,成为了军队的二把手,紧接着他心狠手辣夺了徐寿辉的兵权,杀害了他的手下,还把徐寿辉当作棋子。在彻底掌握了军队后他攻占了诸多城池,成为了江南...

  • 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为明朝做过哪些贡献?
  • 1361年朱文正被封为大都督,节制诸军事务。当时朱元璋在以应天为中心根据地时,陈友谅和张士诚是朱元璋的最大威胁。陈友谅本是徐寿辉手下倪文俊的部下,由于倪文俊想夺徐寿辉兵权,被徐寿辉追杀。倪文俊逃到部下陈友谅处,却被陈友谅斩了首级献给徐寿辉,因此得到徐寿辉的部分兵力。陈友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忘...

  • 一无所有的朱元璋连饭都没得吃,为什么能打下一个天下
  • 首先,时逢乱世,吃不上饭并不代表他真的没本事。其次,也是因为时逢乱世,他才有机会。设想,如果他生在洪武年间,怕是没什么机会。最后,苦难的生活会给人以韧性,换作一个锦衣玉食的,只怕走不出这条路来。运气

  • 朱元璋以前是干什么的?能说说他小时候的事和怎么当的皇帝么?
  • 他娘二话 不说跟着他上山了,他把他娘骗到了水坑出,然后一把把他娘推了进去。他正准备把他娘埋了,突然间电闪雷鸣,巨石夹杂这泥土滚在了水坑里。朱元璋里面回家一顿痛哭告诉他 爹巨石把他娘压死了。他爹伤心了一阵子,也没有怀疑朱元璋。后来算命先生安葬再来附近,他的义子是徐达、汤和、周德兴...

  • 元朝是怎么走向败亡的?
  • 他们发布文告,指出当时社会极端不公,他们要“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不久后,彭和尚也在淮西煽动徐寿辉、陈友谅等起义,各地...狂涨,更重要的是人口特性的复质化,这种军法治国根本不能统治好人民,同时当时中华民族已经不再有强大的外敌,过分的强化治国者的军事力量最终导致了军权的...

  • 朱元璋 明朝
  • 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1367年为吴元年。[71-72]平江战役开始时,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城内一片恐慌,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张士诚反复无常,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十分放纵。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

  • 朱元璋生平
  • 朱元璋立即交出兵权,三万人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郭子兴见了十分欢喜。1355年,朱元璋用计一举...朱元璋筑墙围城,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高过城墙,以弓弩、火铳向城内射击,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胡案就成为他打击异己的武器,以致受牵连而被杀者达三万多人,最后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也受牵连,77岁的...

  • 朱元璋起义的背景,事迹。
  • 明初,朱元璋还实行分封制,将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到全国各地,以巩固统治。由于北元回归大漠后保有相当强的军事力量,对明朝北部形成极大威胁,故朱元璋分布在北方边防线上的塞王兵力尤为雄厚,洪武后期,这些塞王已掌握边防军事指挥权,防止了军权旁落。但他的第四子朱棣(见明成祖)后来却因此夺得他...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联系邮箱:god-loveme●163.com(把●换成@)
    Copyright© 老练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