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宁静致远。”是什么意思?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宁静致远、海纳百川”各是什么...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我们要把握住每一天。
宁静致远:潜下心来,我们才会有更高的追求和成就
厚德载物,通俗地说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是指人的胸怀宽广,气度宏大,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
1,上善若水
意思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样。
出自——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
解释: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2,厚德载物
意思是:指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自——西周姬昌《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解释:指君子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厚实可以承载万物。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良传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像大地那样宽广厚实,像大地那样承载万物和生长万物。
3,天道酬勤
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出自——西周姬昌《易经》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4,宁静致远
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 有所作为。
出自——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解释: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5,海乃百川
意思是:海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广泛,数量巨大。
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解释:没有物质形态的困扰,即使方寸之地也可容纳像海一样大的东西。意为要心心胸宽广,不要以为拘泥于形式。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厚德载物】
释义: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 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 重大任务 出处《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出处:出自《周易·坤》,原文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 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启示: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你有天才,勤奋则使你如虎添翼;如 果你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你赢得一切。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 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 的人。
【宁静致远】
释义: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出处: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 之所同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澹泊(同: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诸葛亮的《诫子 书》也有引用。
启示:现代生活,虽难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景,但只要像陶渊明所说的"心远地自 偏",保持内心的平和安静,面对纷繁喧闹的世界同样可以进入宁静的境界。一个人只有 心能静、行能正,才能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为人处事,工作生活,只要你保 持一种超然清静的心境,守住一片温馨的宁静,生命将会变得更加纯净,事业将会更加 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