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小苗与大树对话》上册课文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小苗是谁

作者&来源:一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2025-10-19
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整篇课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时间: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 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 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 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嗯,你再说说,从技术上讲,怎么才能写得通顺呢?
  苗 苗:得多看点儿课外书。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 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准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 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与小苗对的是季羡林先生,因为季羡林德高望重,是著名的学者,所以被称为“大树”,相对地,小作者被称为“小苗”。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时间: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 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 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就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 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嗯,你再说说,从技术上讲,怎么才能写得通顺呢?
  苗 苗:得多看点儿课外书。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 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准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 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可以吗?

  • 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什么记
  • 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访谈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作者访问名人的对话,包括访季羡林(选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访史铁生、访李国文、访丁聪、访黄宗江、访靳尚谊、访曹文轩等。原文(部分):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苗 苗:好。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

  • 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小苗和大树在一起说了哪几件事?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主要有四件事情。 《一》、多读些闲书 1、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

  • 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课文大意是什么
  • 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课文大意如下:课文体裁: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形式为一名小学生对著名学者季羡林老先生的访谈录,是学生首次接触的访谈文体。人物介绍:访谈中的“小苗”代表刚步入求学之路的小学生,充满稚气与礼貌;“大树”则指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季羡林老先生,其学识渊博,阅历丰富。...

  • 五年级上册的语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 现代作家张苒发《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共有15个自然段.《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课文层次:第一部分(一~九自然段):苗苗与季老关于儿童是否可以读闲书的谈话,表明了季老对儿童阅读课外书的支持。第二部分(十~十一自然段):季老根据偏科问题,向21世纪的青年提出了“三贯通”要求。第三部分(十...

  • 课文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小苗”指的是什么?“大树”指的是...
  • 课文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小苗”指苗苗,“大树”指的是季羡林。“小苗”还意味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需要汲取营养,而“大树”则指季老先生学识渊博,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原文(部分):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五年级的二篇课文。它记录了“小苗”张苗苗与“大树”季羡林的交流。两人轻松、睿智的对话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季羡林认为,小孩应该多看闲书,因为这样能提高写作水平,适当地看闲书能积累更多的知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能因为看闲书而耽误正课,尤其是像张钫那样上课看闲书,就更...

  • 小苗与大树给我的启发 150字
  • 读了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我从季羡林老爷爷和苗苗的对话中,了解到了国学大师季老对看闲书等几个问题的看法。季羡林爷爷认为,对小学生而言,看闲书是一件好事。因为看闲书能使作文写得更好。季老和苗苗谈这个问题时还引用了文学家鲁迅先生的话:“写作文最可靠的还是多看书。”让苗苗懂得了...

  • 小学五年级上《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怎么分段?
  • 一、分段:《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文为一个整体,即全文文意连贯为一个大段,本文记叙了作者苗苗与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就读书的话题展开的对话。二、文章中心思想: 表现了季老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和深深的关爱之情 三、文章的分段方法: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2、按照人物的活动场所的转移来分段。3...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 小学五(1)班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它记录了“小苗”张钫与“大树”季羡林的交流。两人轻松、睿智的对话让我一下子懂得了许多。首先他们谈到了小孩该不该看闲书。季羡林认为,我们应该多看闲书,因为这样能提高写作水平。我们适当地看闲书能积累更多的知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分别是什么?
  • 1、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作者苗苗与北大著名学者季羡林就读书的话题展开的对话。2、中心思想:表现了季老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和深深的关爱之情。


    本页内容来自于网友投稿,联系邮箱:god-loveme●163.com(把●换成@)
    Copyright© 老练学习网